死气沉沉的《风林火山》 -
昨晚去补了国庆档上映的最后一部新片《风林火山》,这下完满了。
至于我对这部片子的观感如何,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生理上觉得还挺好,镜头、画面很漂亮,腔调又足,很会“装”;心理上却谈不上喜欢,架子端得太高,讲话总讲半句,那种从头至尾都死气沉沉的质感,实在有些致郁。
我对该片的态度和一些人差不多,还能接受,但原则上不推荐。
鉴于《风林火山》是把一部称得上剧集的作品剪成了2小时的电影,留下了大量的想象和解读空间,而我又懒得去猜测和分析了……因此,这篇水文就随便聊聊我的主观感受吧。
我观看作品时习惯于先去看它的背景和设定,历史或现实题材有它们的扎实基础,架空或虚构题材也有它们的乐趣横生——而《风林火山》就是一部架空背景的电影,其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绝不是94年的香港,甚至不是我们这个时间线里的任何一处地方,只不过看上去有许多相似之处罢了。
影片里的这座城市,在多年前是经历过核爆的,里面明确提到有危险的“辐射区”(片头李雾童醒过来的地方也是空旷的隧道,显然城市里有许多区域被废弃了),而片子里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即便白天也都是雾蒙蒙的,仿佛始终有放射性尘埃笼罩在天上……我对该片最深刻的视觉印象,就是那在天空中飘舞的,即像静谧的漫天雪花,又像致命的核尘埃,还像被扬了的白粉,这般漂亮景致和溅出来的鲜血是绝配。
此外,还有不少有意思的佐证:王志达想着带女儿移民,随便去一个“空气好的地方”;去抢夺毒品的“野狗”们都用上了弓箭;出了枪击案和爆炸案后,本就摇摇欲坠的警察队伍立刻陷入了停摆危机……
我完全有理由认为,这是一个接近于“末日废土风”的香港,它还存在基本秩序,但所剩不多,它还在追求正义,但只是在理论上——桥言集团和黑警是这座城市真正的话事人,政府和警方只能小心应对。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几乎感觉不到什么人情味,所有人都是冷冰冰的,不是在等死、赐死、找死,就是在去死的路上。
王志达(刘青云饰)对卧底麦俊贤毫不关心,他嘴上总说着为了女儿,可言行表现更像是喜欢犯罪才做的黑警;程文星(古天乐饰)刚入行时就开始了死亡倒计时,他不追求任何羁绊,小叶已一展露出亲近他便往死里驱赶她;刘思欣(高圆圆饰)只像一个精于算计的黑道大嫂和精神药剂师,丝毫没有将为人母的慈祥;狄文杰(梁家辉饰)沉稳干练、杀伐果断,他和他身后的人看上去是最终赢家,但你也感受不到任何成功的爽快或喜悦,只有换了一面的“游戏重新开始”。
“绝望”可能是最能代表《风林火山》精神气质的词语,这座城市里的这群人要么早就死了,要么活得像行尸走肉,他们冷漠、凉薄,无悲无喜,只是在生命彻底终结之前蹦跶几下,就算世界末日真的在明天降临了,他们也会安安静静地赴死。
影片这种性(命)冷淡到生无可恋的调调,在美学上单独去看是很高级的,但从一部“非纯文艺”电影的角度出发就非常糟糕了,因为调子起得太偏太高,连故事带人物全部拍“飞”了,根本找不到着力点和情感投射。
除非是彻底的意识流,那咱们也就放弃常规的思考了,否则多多少少都该把态度、立场和情绪摆出来,即便是绝望,也应该源于欲望,并且存在差异,而不是像《风林火山》里这般把绝望当做一种常量去凹造型。
所以说,整部影片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李雾童(金城武饰),因为他身上的“人味儿”(相比其他角色)是最浓郁的:他有欲望,得知父亲李珀山有意传位给大哥李文狄后,便策划了一系列行动,一步步抓牢了他现有的权力;他有愤怒,会在不得意的时候去一个人砸墙,并亲手教训做事不得力的手下;他还有对未来的计划,想在掌权后告别传统毒品生意,对集团遗老们说“不”,把桥言彻底洗白。
甚至连洗白桥言集团的手段,李雾童都是靠卖止痛药——相比起大哥李文狄准备继续卖白粉、让所有人早点吸死算逑的绝望作风,他这般安全又暴利的转型,都称得上有些仁慈了。
但李雾童终究棋差一着,倒在了狄文杰将计就计的枪口下,这也意味着所有欲念终究会被黑暗吞噬、吃干抹净,倒是与影片的独特气质达成统一了。
《风林火山》便是这样一部有风景但失焦的电影,它“好看”,却不讨人喜欢,它“好吃”,却味同嚼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