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口碑两极分化,最大的争议却不值一提,你属于哪种? -
王家卫的《繁花》看过了吗?
它的口碑可真真是跟坐过山车似的,一路反转。
前四集一出,那真是引爆了观众的热情。
到了第八集,一路走来的粉丝有人开始觉得开高走低。
如今,已经放出了十六集,说好看的人还在声嘶力竭地说好看,说不好看的人,已经列举了条条看不下去的理由。
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争议就是口音问题,那么,你觉得口音是障碍吗?
用侬语是精华还是门槛
《繁花》讲的是90年代上海的繁华和人生,其实王家卫安排了两个版本,最初是用的普通话版,但演员用普通话输出,总感觉融不进去,于是,就有了老上海的方言。
既然是方言,就有方言的特色。
而老上海的方言明快且有一种语调拔高的节奏感,这就显得纸醉金迷的《繁花》,本应该是神秘的高调的上层人的生活,却让上层人不再那么高端了。
其实,结合那个年代的背景来看,时代在发展,经济一天一个大变样,都不是什么底蕴深厚的世家,白手起家在初期的确无法完全摆脱市井烟火气。
如果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去听听剧里的老上海话,其实也是一种韵味。
在这个年代,很多年轻人都在慢慢地失去说家乡话的能力,也许在下一辈,家乡话就会成为绝唱。
一部电视剧,能够把家乡话的文化融入进去,它其实不仅仅是一种对剧情的契合,也是给未来留下来的宝贵的资料。
也许,《繁花》在口音上“限制”了看剧的人群,但今日的争议,在未来或许未必是争议。
时代背景的演绎成疑
自从《繁花》播出后,热搜就挂上“谁来证明繁花拍的是真的?”
大部分的人很难置信,90年代国内经济确实是在复苏时期,但要说大城市能如此纸醉金迷,却是让人存疑,这不会是为了效果好看,特意把民国风给搬过来了吧?
一股针对《繁花》的“打假”风开始在网上刮了起来,且有理有据,王家卫是香港长大的,对90年代的上海,恐怕跟很多人一样,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有“打假”就有“实锤”。
不少的沪地土著粉丝纷纷跑出来,力证90年代的黄河路在父辈的心中的确很繁华。
一般情况下,3人吃一餐就要2000多块钱,宴请合作伙伴,都爱来黄河路。所以,这边的酒店都要费尽心思,把灯牌做得高端。
《繁花》里的黄河路处处都是光影,显露出一种高调的浮华,这并不是夸张,而是黄河路当年的真实面貌。而王家卫虽然不在上海长大,但是他有亲人的亲身经历。
再者papi酱卖给玲姐的2600的珍珠耳环,被汪小姐以26000的价格从玲姐手中买下来。
其实,在当年,上海的有脸面的人买奢侈品已经不稀奇了,有网友爆料自己的妈妈在93年的时候,买的第一支口红就是香奶奶,珍珠耳环两万六真不是夸大其实。
看样子,这部剧也是刷新了很多观众对90年代的认知上限了。
霸总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作为矛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繁花》这本书展现的,其实是一个个市井小民的日常。
但王家卫搬到荧屏上后,《繁花》就脱离了书里的剧情,一步步地变成了霸总和三个女人的欲语还休,情场和商场的交锋。
而事业这条线,归结到底就是男频爽文路线,从一无所有,到拜师学艺,到功成名就,然后经历各种沉浮后变成真正的大男主。
成长线其实没什么诟病,毕竟逆袭之路大部分都是这个路数,重点来说说这个爱情线。
当霸总和三个女人这个标题出现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会认为是之前看过的狗血小说一样的剧情,但其实不是,这里的霸总光环并没有那么重。
而三个女人都不是菟丝花,相反,她们都是宝总成功背后的重要一环。
宝总的成功,玲子花了大力气,但汪小姐也不逞多让,后面李李强势入黄河路,和宝总又有相互扶持的情谊。
三个女人,和宝总一样势均力敌。看爱情线,只能说磕不动,随时都要掉线。
搞事业是这部剧的核心,如果要看认真谈恋爱的,只能磕魏总。
汪小姐因为宝总送的珍珠耳环,被下放后,是魏总第一个站出来挺她,无条件地陪伴落魄的她。
翩翩贵公子,挨了一身泥水都舍不得汪小姐离开自己的视线。
所谓的情深,大概就是这样千山万水都不离弃。
叙事手法头重脚轻
还有一个争议点,就是《繁花》悬念铺得太多,影响不少观众看剧的流畅。
尤其是前两集,很多观众就此劝退,好在后面的剧情开始顺畅,也就有了看下去的心情。
王家卫拍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情绪的渲染上花了很多功夫。
因此,能静下心来看的人,确实对这份独到的心思所吸引,但是对于一个搞事业的商业剧来说,观众更愿意看的那种在各个紧要的关口,主角是如何乘风破浪,破除迷障,获得成功的。
显然,在各个困难上,王家卫的着力点还是在情绪的张力上,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就逊色了很多。
当然,千人千面,每个人看东西的角度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王家卫的手法能获得那么多人喜欢,也说明他的优远远大过于不足。
虽然《繁花》两极分化,但它带来的热度,也让很多人注意到了它。网上更是掀起了一股寻找90年代的时代风的热潮,很多老上海人和儿女因此有了更多的话题。
那无疑时候一代人不可磨灭的回忆,也让我们后来人对前人的生活再次产生了好奇。
竞争激烈的时代从来不止是一代人,而是每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