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归来,王者依旧 -
很难想象,会有一天看到武侠版的《乡村爱情》,并如东北铁锅炖一样囊括各种元素,却没有任何生硬之感,反而让人觉得这般戏谑搞笑的武侠,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颠覆大众的同时,又能贴近大众让大众买账,能有如此能力,在中国喜剧界里,除了赵本山老师,也没几个人能与之抗衡了。
最近一段时间,早已消失在大众视野多年的赵本山携徒出演的《鹊刀门传奇》,如平地惊雷般,在没有任何舆论造势的基础上,成为了暑期档的黑马。
赵本山再次用行动证明了“你大爷就是你大爷”,不需要精妙的文本,他只是单单往那一站,不经意的眼神动作就能让你带入到喜剧的氛围中,让你知道“演”原来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
《鹊刀门传奇》里的鹊刀门,不过四面土墙围城的一间小院,真假师徒在这里上演一段段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尽管外部环境好像充斥着江湖武林的血雨腥风,宦官当政的国家飘摇,但鹊刀门中多是生活琐事,巧合误会,更像是一片桃花源,不受外界左右。
所以《鹊刀门传奇》乍一看确实与《乡村爱情》有几分相似,鹊刀门就是象牙山村,师徒几人就是村里的乡里乡亲,整日被鸡毛蒜皮的小事折腾的鸡飞狗跳。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鹊刀门传奇》大概不会受到如此好评,赵本山老师估计也会评为躺在功劳簿上的笨拙模仿者。
而细看赵本山老师的演绎之路,且不论那些脍炙人口的小品,从《马大帅》到《乡村爱情》、再从《一代宗师》到如今《鹊刀门传奇》。
这些作品背后有些一个显眼且无法抹去的标签——东北。
东北既是赵家班肉体生存的故乡,也是精神创作的源泉。这片土地上的东北文化,是黑土地上被烧的红烫的铁炉所飘出的灰烟,与冷冽的北风混合在一起,最终被稀释在家长里短与人生理想之中。
在江湖儿女中戏说成长,在精英庙堂中腐朽死亡。
B站曾有一段这样关于东北的评论:东北是新中国的长子,这里的一切都是热烈的是深沉的。当把他的俗气与土气退去,这里又何尝不是一个如香港电影中描绘的英雄地。向红尘中望去,也皆是性情中人。
赵本山如此,《鹊刀门传奇》也如此。
所以《鹊刀门传奇》里英雄不断被戏谑,不断被重塑,家国情怀在鸡飞狗跳中,从模糊到清晰。江湖情仇在嬉笑怒骂间烟消云散,最终化为赵本山那张老脸上一道皱纹,一滴浊泪。
至于《鹊刀门传奇》的喜剧设置,是常见的赵本山风格:将观众放置在上帝视角,通过身份的错位来制造反差,再带点当下针砭,让观众笑得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着调的厨子与武林大侠两种身份的反差,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部剧的喜剧框架,狗熊去当英雄的理由也仅仅是因为可以找到老伴。
厨子西门长在身上有着赵本山以往角色的市侩狡黠,被架置在一个极高的地位,如以往小品中农民进城般,靠自己小聪明,完成自己与周围环境一种别扭的自洽。
这点在《鹊刀门传奇》的其他角色中也非常明显,在性格与身份的差异中,鸡同鸭讲、各说各话的包袱笑料便安置在了剧情里的各个角落。
师徒同台合作竞技,也只有赵本山,能够演的这般自然熟练,而没有刻意的小品味。所以《鹊刀门传奇》成功的原因不必多说,赵本山再次化腐朽为神奇。
尽管《鹊刀门传奇》看起来有些疯癫幼稚,或者说俗气。甚至有人拿其与同类型的《武林外传》相比较,以此来证明《鹊刀门传奇》难登大雅之堂。
但虽然都是武侠类的情景喜剧,《鹊刀门传奇》和《武林外传》完全是不一样的路子。《武林外传》更像是精英视角对于人生百态的观察,最后以戏谑的态度传达出辛辣的讽刺。
而《鹊刀门传奇》则更像一个村口大爷,闲适之时陪观众唠了会嗑儿,在讲过往故事时,也夹杂着对于时事的评论,无所谓对错,只是平常百姓看法,只有直抒胸臆的畅快。
如借用少林寺兜售武林秘籍来讽刺盲盒经济,天池帮的招摇撞骗也颇有几分“接化发”的太极大师特点,更别说江湖武林的炒作与人情世故对名利场的暗讽。
赵本山的喜剧几乎总是这样,他先让你感受到快乐,最后才让你慢慢琢磨出味来。他也不痛心疾首的呼吁,也不扮丑式的贬低,他总是根植于生活。
但《鹊刀门传奇》里也有些新东西,这些新东西更像是赵本山对过往的叹息和对人生的感怀。如在师徒关系中,借郭家店掌门师徒,自嘲师徒情义在这个现代社会的脆弱。
而娱乐圈的你来我往也在片中精心呈现,几位徒弟为了所谓的名利,抛弃曾经所有一切,徒留师父孤独的在院中生活。最终徒弟们尝遍险恶,西门长海依旧和以前一样接纳了他们。
戏里戏外的桥段呼应,过往角色的搬运二创,演员之间的彩蛋铺设,《鹊刀门传奇》看似粗糙,实则异常用心。这不仅是对于观众而言,也是对创作团队,甚至是赵本山半生的创作而言。
最后结局时,真假西门长海的兄弟合作,守住了内心的道义,完成了抗倭的最后胜利。这多像一场谢幕,戏里戏外的赵本山相互呼应,真假联手,最终再让大家伙乐呵一下,不留下什么遗憾,也便从武林中隐去了。
《鹊刀门传奇》来的悄声无息,去的也不声不响。但依旧经受住了市场观众的考验,豆瓣评分从7.9涨到8.1,引发了一波热潮。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鹊刀门传奇》总而言之,再次证明了赵本山在喜剧的地位和能力,随着时间的积淀,成为了国民喜剧的一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