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人生》:唉,大多数人的精力只够爱自己 -
最近,有一部在流媒体上线的爱情片在影迷圈引起热议。
这部电影与《燃冬》存在很多巧合的相似:同在七夕当天上映;都在讲述一女两男的三角关系;上映后口碑同样遭遇了两极分化。喜欢的称赞它是年度最佳爱情片,不喜欢的怒斥故事寡淡,说它和《燃冬》一样是“莫名其妙的无病呻吟”。
被误解是文艺片的宿命。(下文含有部分剧透)
《过往人生》是一部非常私人化的电影,讲述的是少数群体(美籍韩裔)的成长和情感变化。12岁的娜英(格里塔·李 饰)从韩国移民加拿大,长大后和小时候的青梅竹马海盛(刘台午 饰)在社交网站上重逢,但两人却没能再续前缘。又过了十二年,娜英和一个犹太作家结婚拿到绿卡,而海盛终于鼓足勇气,不远万里来到纽约寻找娜英。
电影一开头就是娜英和丈夫、海盛一同坐在酒吧的场景。娜英与海盛用韩语相谈甚欢,听不懂韩语的白人丈夫坐在一旁略显落寞。镜头缓缓拉近,脱离场景的旁白,配上娜英打破第四堵墙的注视,都暗示了这种三角关系的不同寻常。
个人认为开头酒吧这一场景的处理非常有效。阴郁、冷静的影调,既劝退了那些想看狗血三角恋的观众,也为接下来娜英与海盛的往事做了铺垫。
影片前半部分相对寡淡。回溯首尔往事的部分,并没有对“青梅竹马”做更延展的表达。幼年的娜英与海盛是一起上下学的邻居,彼此喜欢,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份喜欢的缘由。或许导演是想表达“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年少心动,但这种不知所起的心动,真的能支持娜英漂洋过海十二年之后依然对海盛念念不忘吗?
这一点疑惑直到两人正式重逢后终于解开,原来海盛不只是娜英年少时的心动对象,更承载着娜英对故土的依恋。
电影的主线是三段离别,前两次都是娜英主动斩断了缘分。娜英渴望成为父亲一样优秀的剧作家,12岁就踏出舒适区背井离乡,向着诺贝尔文学奖迈进。在韩国亲朋的眼里,她是勇敢出走的“娜拉”。第一次与海盛在网站上重逢后,她仍然不希望自己沉溺于“网恋”,坚定地向海盛说了再见。
最近社交媒体上流行一段话,“质疑宛瑜、理解宛瑜、成为宛瑜”——娜英就和《爱情公寓》里只身赴欧洲追梦的林宛瑜一样,为了更自由的生活放弃了本可以抓住的爱情。海盛也不是能为爱舍弃一切的陆展博,他成年后仍住在家里,努力在996的内卷洪流里挣扎,不愿也无法承担异国追爱的后果与风险。
电影里用“因缘”的概念来解释娜英与海盛的错过。实际上在东亚语境里,“缘分未到”通常只是成年人犹豫不决的自我安慰。如今流行的爱情观要求“爱人前先爱自己”,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精力只够爱自己。娜英与海盛重遇后进退两难的处境就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真实缩影,也因此这种“相遇后无法同行”的遗憾,引发的共鸣才如此强烈。
电影最妙的是结尾对“娜英与海盛告别”的处理。娜英送海盛上车后,转过身又独自走了一段路,终于忍不住在丈夫怀里大哭起来。亚瑟(娜英的丈夫)曾说,娜英说梦话只用韩语,心里有一座写满了韩文的孤岛。娜英对海盛的告别,不仅是为年少的爱情画下句点,更是对过去的自己,对那座孤岛上的小女孩说再见。
这场告别,在娜英独自走的那一小段路里,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没有一句台词,但却让人痛彻心扉。这种冷静、含蓄又略显残酷的表达贯穿全片,充满东亚式的细腻柔情,看似在讲爱情,实则是讲爱背后人的生存状态,讲成长的得与失。
这种风格与内核的统一,也是《过往人生》与《燃冬》的又一相似之处。
只不过,《过往人生》的叙事要比《燃冬》更加明确,直抒胸臆的台词,暗涌的情绪,更能击中那些有过遗憾的失意者。
这与主创团队的出身背景有关。娜英的故事改编自导演席琳·宋的亲身经历,而格里塔·李和刘台午两位主演也都是有移民经历的韩裔,背后的制作公司A24又是近两年聚焦亚洲文化的新起之秀,因此,《过往人生》的东方意境如此强烈也就不足为奇。
很多媒体预测,《过往人生》被A24作为明年冲奥的重磅作品。目前,影片的烂番茄指数、MTC分数、柏林场刊分数都极其出色,这表示该片在北美颇受认可。或许,“娜英和海盛”有机会成为好莱坞下一批“杨紫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