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资讯  »  荷尔蒙不足?61岁阿汤哥与女主难起化学反应,《碟7》票房疲软  »   返回上一页

荷尔蒙不足?61岁阿汤哥与女主难起化学反应,《碟7》票房疲软 -

好莱坞今年年度的希望《碟中谍7》,7月12日北美上映,7月14日登陆内地。

豆瓣开分8.0,IMDb评分8.2,烂番茄新鲜度96%,爆米花指数95%,近乎梦幻的开局。

但高达2.9亿美元的成本,似乎已成为沉重的负担,其北美五天票房为7800万美元,远低于9000万美元的预期。



内地公映首日《碟7》得到了25.4%的排片量,无奈黄金时间上座率也只有9.3%,单日5333.7万元的票房;



截止目前《碟7》获得票房2.4亿,上座率则继续下滑,屈居已上映14天的《八角笼中》、上映12天的《长安三万里》之后,如此来看作为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其票房的疲软程度还是较明显的。



今年院线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观众似乎都不喜欢看好莱坞电影了。就连口碑一向稳健的《碟中谍》系列,即使拿到8.0的高分,似乎也难以引起观众去影院观看的热潮。



对比45.44亿元票房的《满江红》、40.29亿元的《流浪地球2》、以及目前已超过33亿元的《消失的她》,今年的几部好莱坞电影接连“失利”,印证了“好莱坞大片”的票房神话不复存在。



不是大家都不爱看大制作动作片了,而是在好莱坞这种“养IP”的电影模式下,如连续剧一般的续集电影早就没有了新鲜感。要知道,榴莲再好吃也会腻,拍得再好看咱也看腻了,《碟7》很显然也成了这种“旧瓶装新酒”模式下量产出来的所谓大片。

一、阿汤哥坚持实拍, 玩命式打造的动作场面,却都似曾相识。

2020年,在挪威的Helsetkopen山,阿汤哥骑着摩托飞跃悬崖,再打开降落伞包跳伞的花絮视频登上全球热搜,也为电影做了最好的宣传。曾几何时,零替身实拍特技成了《碟中谍》系列标配,每部续集都以此为最大卖点。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1996年,30出头的阿汤哥遇到他这辈子最经典的电影IP。在《碟中谍》中,拍摄爆破鱼缸的戏份时,由于无法保证替身的脸不被镜头拍到,在阿汤哥的要求下,导演答应让他亲身上阵。



这次“操作”似乎开启了阿汤哥的表现欲,此后每部续集中的动作戏,他都拒绝使用替身,亲身上阵完成特技镜头,为此阿汤哥成了技术水平不低于专业大神的摩托车手;



攀岩;



在水下憋气6分钟的潜水。



《碟中谍》系列至今推出的7部作品中,特技镜头都在不断升级,阿汤哥塑造的“伊森·亨特”也渐渐成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好莱坞式超级英雄。



正如洪金宝说过的,当别人从二楼跳下去,你就要从三楼跳下。这种不断增加难度的电影创作让人心累,再好的创意也有枯竭的一天,终于来到《碟7》,让我们看到了“黔驴技穷”、颓势尽显。



就拿片中的重头戏“罗马街头的狂飙追车戏”来说。

亨特(阿汤哥 饰)与女主角格蕾丝(海莉·阿特维尔 饰)开一辆菲亚特500小黄车,这辆被改装过的车子不仅底盘不稳,速度又极快,两人的手还被手铐锁在一起,增加了技术难度,使飙车过程险象环生。



但这场追车戏却难以给观众留下印象,为什么?

因为对《碟中谍》系列来说,这种追车戏已经拍过很多无数次了;而今年的《速度与激情10》和《夺宝奇兵5》都有着类似、且观赏性丝毫不逊色的追车戏码,相比之下《碟7》显得毫无优势。



再说最后列车上的大战,很不巧又是《夺宝奇兵5》玩过的,且早在1996年的《碟中谍》中就有一场与之相似的列车戏。



虽说这次采用部分实拍的镜头,不仅增加了拍摄难度,也大大提升了观赏性,但动作设计又过于简单,冗长的打斗反而让人看得心累。



有人说挪威Helsetkopen山的摩托车跳伞怎么不说,那可是真玩老命。



的确,这场动作戏表现出十足的诚意,据说阿汤哥为此做了1.3万次越野摩托跳跃和500多次跳伞,反复试跳之后才确定了最好的车速和最佳的飞行角度,打造出电影中的经典一幕。



但且不说这1.3万和500的数据的真实性,我们自然相信阿汤哥是很拼的,但问题是投入再多,电影里呈现出来的也就那几秒钟,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反而没有此前的“攀岩”迪拜塔、扒飞机、高空跳伞实拍要强烈。







二、影片强行拆分上下部上映,却弄巧成拙导致时长臃肿、节奏变慢



《碟7》这部电影其实早在2020年就开机了,但在当年2月剧组暂停了在意大利的拍摄。其后剧组辗转威尼斯和罗马,又到英国拍摄了剩下的戏份,直到今年5月份才顺利杀青。



因为阿汤哥决定将这一部作为系列的终结,其故事又过于庞大,经过与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的讨论,决定将其拆分成上下两部。



继《速度与激情10》和《蜘蛛侠:纵横宇宙》,这已是今年第3部拆分上下部的电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操作虽能“赚”两次钱,却并不明智。



没有人喜欢看一部故事不完整的电影,搞不好还要赔本,要知道像《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这样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2018年的《复联3》集结了漫威电影宇宙几乎所有超英角色,其故事扎实、节奏明快、且成功塑造出一个超英电影史上最强大的反派。



《碟7》却并不具备《复联3》的优点,它的节奏慢下来后,使故事变得冗长乏味,剧情推进缓慢,令观众如坐针毡。



这一观感有点像2000年的《碟中谍2》,当年吴宇森导演凭借《变脸》在好莱坞大火,阿汤哥也对他推崇备至,诚意邀请他执导这部电影。吴宇森当时意气风发,将自己慢动作枪战、放白鸽的那一套塞进电影里,将一部谍战片硬生生拍成了港式枪战片。



但这种风格的改变与《碟中谍》系列的气质完全不搭,经过岁月的沉淀,《碟2》成了系列口碑分最低的一部。



今年的《碟7》却要步《碟2》的后尘,除了时长臃肿,节奏慢下来之外,电影最致命的缺点就是故事讲得不好。

谍战片的灵魂,就是在一个与现实有着一定关联的时代背景下,讲述特工之间充满悬疑的明争暗斗,这个IP此前每部作品,无一不是主角面对强大的高智商对手。



但这次的伊森·亨特面对的却不再是人类对手,而是一个名为“The Entity(智体)”的人工智能AI。

这个AI系统由俄罗斯研发,能侵入并操控全球网络,却在不经意间觉醒了自我意识,变得不再受控制。



影片的开头,一艘俄罗斯潜艇在深海遇袭,一枚从潜艇上发射的鱼雷莫名转向将潜艇自身击沉,潜艇上的船员全部阵亡。而这艘潜艇上正装载着能够操控智体的电脑主机,以及用来启动主机的一把能拆分成两半的钥匙。



特工伊尔莎(丽贝卡·弗格森 饰)得到了其中一半钥匙,并与亨特汇合。亨特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得到另一半钥匙;另外还要弄清楚钥匙的使用方法,使智体得到控制,解除全球网络面临的危机。



但谁能得到钥匙,也就意味着能控制智体,进而控制全球网络,因此拥有一半钥匙的亨特和他的团队(IMF),也就成了各方势力的目标。

电影花费了大量时长来说明智体的功能,便故事线变得清晰,但这样一来,片中人物的派别分明,悬念感也荡然无存了。



不仅如此,片中加入特工布里格斯(谢伊·惠格姆 饰)一角,这个人物的出现,竟是为了给电影增加喜剧元素。

布里格斯的目标是抓捕亨特,但他的业务能力太差,全片都在跟着亨特全世界跑,被亨特耍得团团转。



我们都知道,《碟中谍》系列一直都是带着悲情的冷峻基调,虽偶有灵光一闪的喜剧佐料,却并不影响这种氛围。

而《碟7》的故事本身就讲的不好,当中又添加了过多的喜剧元素,使整部电影沦为与《速激》系列相似的动作片,不再是高逼格的谍战片了。



三、创意不足,荷尔蒙枯竭?好莱坞的“旧瓶装新酒”模式早已玩不动

创意枯竭、IP老化、“旧瓶装新酒”模式早已玩不动了,这也是好莱坞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

今年卢卡斯影业的力作《夺宝奇兵5:命运转盘》投资高达2.95亿美元,由于主演哈里森·福特已经81岁高龄,片方不惜花费重金用CG特效为他减龄。



阿汤哥虽没有福伯那么老,但也已经61岁,放在我们国内,早已到退休年龄了。长期的锻炼和保养,使阿汤哥的体能仍处于巅峰水平,但也难以掩盖岁月“杀猪刀”在脸上留下的痕迹,在镜头下皱纹清晰可见。



其实早在2011年的《碟中谍4》,片方派拉蒙影业就考虑过换角。由于一开始阿汤哥腾不出档期,派拉蒙决定用杰瑞米·雷纳饰演的布兰德取代亨特成为电影主角。但后来阿汤哥回归,电影才修改了剧本,并最终在全球获得6.94亿美元票房,使派拉蒙认识到他的不可替代性。



阿汤哥也确实为《碟中谍》系列倾尽所有,每次演出他都拼尽全力,特别是坚持动作镜头不用替身这一条,早已是业界标杆。

在IMAX技术成熟后,系列的每部作品都以IMAX画质显现,用阿汤哥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带给全球观众最好的视听效果和观影体验。



网上有一句玩笑话,说:“69岁的成龙已经打不动了,61岁的阿汤哥却还在玩命。”

这句话也正说明了阿汤哥对于电影的用心。但即使“老当益壮”的阿汤哥仍处于当打之年,也架不住面容上的衰老,一到文戏就尽显疲态。



去年的《壮志凌云2:独行侠》,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就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找了53岁的詹妮弗·康纳利出演女主角,两人在片中谈情说爱才不会显得尴尬。



而在本片中,饰演女主角的海莉·阿特维尔现年41岁,比阿汤哥足足小了20岁。

如此大的年龄差,明显已经是两代人,因此在剧情上两位主角的感情戏也无法安排。

虽然在片中多段动作戏中,导演为两人安排了很多对手戏,但亨特全程都如柳下惠般“坐怀不乱”,情感上的交流几乎没有,这令人既哭笑不得,又显得貌合神离。



因此,即使请来漫威的“卡特队长”担任女主角,她在片中与阿汤哥都无法产生较好的化学反应,两人的CP感不足,也极大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四、如今的好莱坞“满目疮痍”,《碟7下》推出时间无法确定,

事实上,《碟中谍》系列不能没有阿汤哥,但阿汤哥已经老了。我们不能要求换主角,而是要问为什么这个27年的老IP还在拍续集?为什么至今未能迎来结束的一天?



放眼如今的好莱坞,早已是满目疮痍,每年推出的新片,续集电影都占了极大的比例。

80到90年代那些经典IP,至今还在推出续集,《侏罗纪公园》和《终结者》都有6部作品;《星球大战》除了9部正传之外,外传和衍生剧也在不停推出……



而这些,都见证了好莱坞电影的衰落。即使在暑期同步上映,面对更接地气的国产电影,被寄予厚望的《碟7》也难以激起水花。



根据报道,《碟7上》和《碟7下》本是背靠背拍摄的,但由于前期严重拖慢了进度,目前《碟7》正上映时,又赶上好莱坞编剧大罢工,《碟7下》的拍摄也被迫中断。

不知我们何时才能看到《碟7下》,但还是希望这系列最后一部作品,能够给这个27年的IP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