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向北风》接档就破3!央视又一部年代剧,知青痛批胡编乱造 -
《沉默的荣耀》漂亮收官之后,央视八套的又一部年代剧承接高位底盘《依依向北风》首播当日便创下收视峰值破3%的佳绩,这一数据甚至达到了《藏海传》在央八首播时的两倍多。
好家伙,难道前脚《灼灼韶华》刚成为年度冠军,就又要诞生一部新的年度冠军?确实,该说不说,该剧精准抓住了知青题材的怀旧红利,在古偶、都市剧饱和的市场中,依靠下层市场的中老年央视八套的固定观众群体成功突围。然而,高收视背后却伴随着不小的争议,网上出现了真实知青群体的质疑声。有真的经历过老三届知青观众直接指出剧中多处情节严重违背历史事实,比如"大规模学习班"、"现役军人打击黑市"等设定,被批为"胡编乱造"。批评的声音非常狠,与如此漂亮的收视出现鲜明反差,不知道接下来这部剧会呈现出怎么样的走向。
接档爆款首播破3,高位底盘吃到红利
《沉默的荣耀》这波收官确实给《依依向北风》铺了一条金光大道。看看《沉默的荣耀》交出的成绩单,那真是相当亮眼,依托吸引人的题材、扎实的内容和演员优秀的演技,这部剧开播39分钟就破了3%的收视率,创下了央视八套"最快破3"的纪录,后续更是节节攀升,最高峰值冲到4.3069%,在央八历史排名中坐稳了第二把交椅,仅次于《生万物》。收官那天虽然因为第三集的剧情太沉重,观众看得心里堵得慌,收视率掉到了2.7991%,但整体表现依然强劲。
这么高的收视底盘,就像给接档剧打下了一座坚固的江山。《依依向北风》一上来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首播当晚轻轻松松就把收视峰值推过了3%,这个开局比很多流量明星主演的剧集都要漂亮。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这部剧采取的先台后网的播出策略也很聪明,主动放弃网络市场,主攻上星频道,在央视先播,网络平台晚上10点才更新,把那些习惯在客厅看电视的中老年观众牢牢抓住了。
题材优势精准把握,目标观众非常明确
《依依向北风》能在首播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在当前电视剧市场被古装偶像剧和都市爱情剧包围的情况下,这部聚焦知青群体的年代剧反而成了一股“清流”。
它的故事从1975年开始,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农村插队、参加高考、返城奋斗的经历,时间跨度长达近二十年。这种题材对55岁以上的观众来说,简直就是一把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很多这个年龄段的观众,要么自己经历过那个年代,要么从父母那里听过不少当年的故事。现在突然有一部剧把他们熟悉的知青生活搬上荧屏,自然会勾起强烈的怀旧情绪。而且这部剧接档的时机也选得恰到好处,前面《沉默的荣耀》虽然质量上乘,但剧情实在太沉重了,不少观众看到后面都表示"太虐不想一直追"。这时候《依依向北风》的出现,正好给了观众一个情绪缓冲的机会,虽然也有矛盾冲突,但整体氛围轻松了不少。
真实知青网上发声,具体情节一一拷问
不过,这部剧刚开播就碰上了不小的麻烦。一位自称"老三届知青"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长文,对第一集的剧情提出了尖锐批评,一点一点细节订正。不愧是老知青,说话丝毫不客气,直接指出剧中多处情节严重违背历史事实。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反驳说,那个年代的知青其实是"农村的保护对象",根本不可能出现剧中那种把知青集中起来办"大规模学习班"的情况,更别说什么"集中营式的残酷体力劳动"了。他还特别提到了剧中"现役军人包抄黑市"的情节,觉得特别滑稽,反问大家:"在那个年代谁见过现役军人参加这样的活动的?"除了这些,他还指出了其他细节问题,比如1975年的时候县里一把手根本不会被称为"主任",办公室里挂"求真务实"的牌匾也不符合当时的政治语境。
另一位有懂历史的网友也补充指出,将知青办主任"隔离审查"并不是那个年代的做法。打着呈现真实年代剧旗号的剧集实则漏洞百出,一声声质疑,为目前不错的收视率埋下了忧患的伏笔,后期能否继续神话收视要打上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