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新闻  »  他俩结婚,全网都在恶心  »   返回上一页

他俩结婚,全网都在恶心 -

一部有关童年的温情影片,没想到呈现了一个比恐怖片更甚的故事。

如果可以,我希望世上所有的女儿,都能逃脱「习俗」赋予她们的命运。

一群成年人,闯入一个14岁少女的家中,一人拽住她的胳膊,一人抬起她的脚,试图将她强行带走。

少女哭喊,努力挣脱,连裤子都被扯掉了,父母、邻居就站在门外,无动于衷。

这个惊世骇俗的场景,不是游戏,不是故事,是真实发生在越南北部山区的抢婚习俗。

这段画面,来自于越南女性导演何黎艳拍摄的纪录片《迷雾中的孩子》

凭借这部纪录长片,她在2021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导演奖。该片还入围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没有团队,摄影机和麦克风是借来的,她独自一人,用简练轻盈的镜头,记录下了比恐怖片更甚的吃人世界。

那些真实的影像画面,正在提醒我们这样一个冷峻事实:

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无数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孩,在炼狱游荡。、

01.抢婚

越南北部的山区,群山缭绕,雾气氤氲。

一群赫蒙族女孩,围坐在采摘过后的玉米地,用一片树叶做碗碟,用草药的根茎充当食物,用生豆角作为酒杯,装模作样地举杯,开怀畅饮。

酒席结束后,她们玩起了「绑架新娘」的游戏。


有人负责拖拽新娘,用力拽住她的手和脚,有人是阻拦者,负责和抢婚者拉扯。

戏剧故事的最后,有人扮演新娘的母亲,模仿着大人的口吻,拥抱着远行的女儿,荒唐地说一声「保重孩子,要幸福」


十来岁的小姑娘,尚未长成猎物的年纪,她们嬉戏打闹,不知危险正在慢慢逼近。

危险的来源是「抢婚」,这是赫蒙族的传统。

赫蒙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国,它被称为苗族。

每年新年,赫蒙族的男性,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强行绑架一个赫蒙族的女孩,一旦女孩被捉回男方家,他们就可以在第二天,光明正大地带上礼物去女方家求婚


主人公琪的母亲和姐姐,就是被抢婚的女性。

被绑架时,姐姐拉还在读高一,新年的宴会上,母亲喝醉了酒,醒来时却没有见到大女儿,没有人知道拉的下落,还以为她回到了寄宿学校。

出现在纪录片里,拉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17岁的她,稚气未脱,手臂上抱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了一个。

拉回到娘家,帮助母亲干农活

从邻居那里听到女儿被抢走时,琪的母亲痛哭流涕。

她也是在差不多的年纪,因为偷偷溜出门玩,被丈夫逮了个正着,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童年。


琪的父亲自豪地谈论起年轻时的抢婚

这个村落里的大部分女性,都经历了被抢婚的命运。

对于男性来说,抢婚成功,意味着猎物到手,但对于女性来说,抢婚之后的生活是厄运刚刚开始。

赫蒙族多分布在山区,四面环绕的大山阻隔了这个部落与外界的交流,即使是进入21世纪,他们依然停留在相对原始、传统的劳作。

作为抢婚受害者,琪的母亲嫁给丈夫后,包揽了家里的大多数农活。

种植药材,饲养家畜,织布,打造银首饰,都是女人们来完成。

而她的丈夫,只会每天喝得烂醉,抓到了蛇就去换酒,完全不顾家人死活。

琪的母亲不止一次在镜头前咒骂不工作的丈夫:

但口舌之外,她并没有任何反抗的动作。

在向导演叙述抢婚习俗时,被抢婚的女性几乎是很木然,言语平淡,鲜有起伏,像是在形容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小事,只有在无意间流露出对导演不是赫蒙族女性的羡慕。

抢婚的怪圈萦绕整个村庄,身为局外人,导演何黎艳感到很害怕。

跟随琪在山间做农活时,她问琪,如果要是被绑走了怎么办,

琪满不在乎,她无所谓地回答:不害怕

她不相信那是她的结局。

02

琪是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小孩,作为是村里第一批上学的孩子,她一直品学兼优,是学校里威风凛凛的执旗手,是监督同学们戴没戴红领巾的纪律委员。

在家里,她是能干的女儿,帮妈妈喂猪,采摘蓼蓝时,她扛起七八捆不在话下,手举着比她高大许多倍的木头,即使险些摔倒,但依然有股不服输的气魄。

她会使用手机,在Facebook上有自己的账号,只要她想,她可以见识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风景。

她有着自己的梦想:绝不重复母亲的命运。

在她对未来的设想里,她走出了大山,带着母亲去看更宽广的世界。


情窦初开的年纪,她有着青春期奇妙的身体变化,也会对爱情的向往。

跟陌生的男孩网恋,一开始害羞得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名。

喜欢上一个人时,把自己珍贵的银项链送给对方表达爱意。

在镜头里,她数落前男友的多情不忠,对方在社交主页上爱上另外一个女生,她很失落。

新年到来时,琪恋爱了。

对方是她的网恋对象,叫旺,奔现时,旺穿着皮鞋,头发梳得利落,拿着自拍杆和智能手机。

日落时,他和琪手牵手,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看到镜头时,旺脸上撇出一丝不快,他说:「别跟着我们,我是很正派的人,一定会先过问她的父母再结婚。」


导演没有再跟,她也侥幸地以为这不过是两个小朋友的自由恋爱。

得知女儿被带走后,琪的母亲预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

她先是打通女儿的电话,责令她马上回来,又开始去找可靠的人证,确保对方不是做人口交易的人贩子。


在得到安全的保证后,她迅速地接受了这件事,像接受大女儿拉的婚事一样。

还安慰哭泣的导演,简不要哭,是琪活该,没有人逼她跟这个人走。

可是深夜,昏暗无人的房间里,她还是忍不住给女儿打了一通电话:

“你要勒紧腰带,别让他碰你”

“睡觉时一定要穿着衣服”

“睡在她姐姐床上,不然就坐在壁炉旁,保持清醒”

03

第二天,旺的家人来了。

看起来是商量和讨论婚事,但一句「你女儿现在是我们家的人了」暴露了掠夺的本质。

2000块的嫁妆,300块钱的礼物,10公斤的鸡肉,100公斤的猪肉,20升酒,这就是琪的价格。

琪没想到会发生这一切。

不过一天时间,她已经从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变成了即将嫁人的新娘,她跑到了学校,希望躲过一劫。

母亲找来学校,「你躲在这会丢我们家的脸」

老师威胁要报警,母亲说「去他的警察,她是我女儿」


老师来琪的家里做思想工作,她们从法律和人情出发,告诫旺和琪的家人:

你不能让孩子结婚,未到法定年龄,你们可能会触法。

你不能逼她爱你,这叫虐待。

也许是这些话起了作用,旺的家人竟然离开了。

琪以为生活回到了正轨,她又变回了活蹦乱跳的小姑娘。

可厄运,以更恐怖的方式降临。

这一次,是公然抢婚。

没有文明的在场,野兽以更狰狞的面庞,亮出了它们的爪牙。

旺的亲属们,一人抓着她的胳膊,一人抓着她的脚,硬生生将琪从家里拖拽到外面的空地。

一边是暴力的拖拽,一边是看似耐心的安抚:你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她拼了命的挣脱,外面的长裤在暴力拖拽下滑落,她拼了命的哭喊,像羊羔死去之前最后的哀鸣。

最后关头,她叫出了导演的名字:

在导演的坚持下,琪的母亲走上前去解救女儿。

一杯分手烈酒,琪一饮而下。

14岁的女儿没喝过这么烈的酒,喉咙被辣得直接跑了出去,不过好在,她终于得救了。

04

看完这部片子,很多人对琪母亲的态度充满费解。

女儿被抢婚后回到家,她也有一直给女儿出主意:如果你不喜欢,你要和他喝分手酒,说清楚。

在女儿被拖拽之初,她也曾出手拦住旺的家人,并说出「不要干涉他们的选择」

壁炉的火光之中,一个母亲眼中流露的担忧与悲伤,那是无法假装的真实情感。

母亲强装镇定,安稳正在哭泣的导演

可这样的母亲,也会为女儿能卖一个好价钱,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算计。

她也会亲自去学校,抓走逃脱的女儿,任由琪像一头牲口一样被对方拖走。

而她的犹豫和矛盾,正是赫蒙族女性不可说的悲催命运。

琪能够得救,与她接受的教育,以及外来人导演的镜头在场有关。

对于更多的赫蒙族女性来说,她们没有文化,没有去过更广阔的世界,终生都在火炉与田间打转。

她们从小被驯化为乖巧的女儿,听话的妻子,温和的母亲,面对上位者的迫害,她们想到的不是斗争,而是屈服与忍耐。

她们既同情女儿的遭遇,也无法反抗强大的外部规则。

即使是在教导女儿拒绝旺的求爱时,琪的母亲依然想着是如何用委婉的语气,减少对这个掠夺者的伤害。

琪的母亲逃不出这困局,琪离开家的那晚,母亲哭得很伤心:

这看起来是母亲的自私之语,在女儿被拐走时,她竟然只能想到自己的利益受损,可稍微一深思,恐怕能冒出一身冷汗。

在抢婚失败后,旺曾经对着镜头表达过自己的困惑:


旺出身于贫困潦倒的家庭,自小辍学,家人们告诉他,只有他娶一个女性,生活才能好起来。

纪录片中出现的一场婚宴段落,早就写尽了部落的贫穷。

没有钻戒、没有婚纱的新人,在临时搭建的红色帐篷,接受宾客的祝福。孩子们围在麦克风前,歌谣吟唱中说尽了贫穷的悲惨。

爸爸妈妈,我写这几行字

让你们知道我很痛苦

身为穷人

生活是如此艰困

没衣服穿,没东西吃

云雾缭绕的赫蒙族,层峦叠嶂的高山隔绝了村落与外部的交流,现代化尚未到来,贫穷宛如回音壁的声音,只能在山谷中不断回荡。

在社会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女性被视作一种可掠夺的战利品。在贫穷不断挤压人的生存环境下,更弱势的女性就会遭遇「非人化」的待遇。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女性学者斯皮瓦克认为,第三世界女性的问题,不应只归咎于父权制,而是应该置于更广泛的当今世界权力结构分析

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被剥夺,是第三世界女性处于不平等地位的重要原因。

在悉尼电影展的导演问答环节,导演聊到主人公琪的现状:

逃婚之后,琪非常努力学习,高中转到寄宿学校,因为出色的成绩获得了深造的奖学金,可以免费上越南任何一所大学。

结果遭遇疫情,她被迫回到老家,在老家结婚生子,17岁时就生了女儿。

每当想起这个结局,兔姐总是无比唏嘘。

第三世界里的悲情女儿,历经千辛万险想要走出大山,偏偏只差了那最后一步。

而又无奈的是,对于挣扎在底层的女性,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足以将她们全部的努力打回原形

走不出大山的琪,后来选择拒绝接听导演的电话。

这当然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这个故事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

虽然琪最终没有走出大山,但导演带着纪录片里的琪,走向了广阔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故事。

它让我们即使在浪漫的新年夜,依然能记起世界上另一个角落里,正在哭泣的女儿。

它让我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里,尚能理解第三世界女性正在经历的苦难。

被看见就是意义本身,被注视就能引起广泛的讨论。

每一个转发与点赞,都将是一次温情的注视。

我们的所有努力,是为了让以后更多的女儿,不必是这样的结局。


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