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多项纪录!《国色芳华》第二部《锦绣芳华》再成暑期档利器 -
“四时皆芳意,园林度岁新。芳园,今日开园。”
今年年初,《国色芳华》以唐朝为背景,讲述了商户之女何惟芳(杨紫饰)摆脱利益婚姻束缚后,凭借精湛的牡丹培育技艺,与投资人蒋长扬(李现饰)携手创业,最终重获新生的励志故事,引发了广泛的追剧热潮。近日,《国色芳华》第二部《锦绣芳华》终于和观众见面,不仅在芒果TV首播3小时便强势登顶猫眼网络剧实时热度榜,刷新了芒果TV云包场、播放量破4000万的等多项首日开播纪录,更以高达14个单集广告数量,打破前作《国色芳华》保持的平台及全行业单集广告数量纪录。
从何惟芳和刘畅的大婚,到她发现紫犀丸是假后毅然和离;从立志在长安立足艰难创业,到与蒋长杨感情一步步升温,直到芳园的牡丹再度盛放……重点突出、衔接自然,没有一秒钟是多余的画面,即使第一部没看的人也不影响剧情理解,这段不到十分钟的前情回顾一下让观众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并迅速拉开了《锦绣芳华》芳园创业的新篇。
从寒假到暑假,这部以牡丹为媒,展现女性逆境绽放的古装传奇剧再次成为暑期档王炸。如今,芳园风波不断,商海沉浮、权谋纷争交织成新的挑战。而何惟芳与蒋长扬这对经历过风雨的搭档,又将如何坚守本心,在相知相守、平定叛乱的道路上,续写他们的故事?
集集高能,
快节奏叙事燃全程
随着何惟芳干脆利落地解决莲舟与招财的毒害,蒋长扬于权谋漩涡里假意周旋,《国色芳华》那个交织着女性智慧的鲜活世界再度铺展在观众眼前。
当小春和何惟芳被陷害,何惟芳即便身陷囹圄却已经想好的自证清白的办法。先是安排蒋长扬请来女仵作重新验尸,又让蒋长扬带话给大福和汤大娘,搜集证据,何惟芳要的是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地走出牢房。为了确保事情顺利,蒋长扬也主动到宁王府与县主交涉,先是好言相劝后又威逼利诱,句句暗含深意。从在狱中见到蒋长扬,到案件水落石出,小春与何惟芳被当堂释放,不仅展现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色,详略得当的镜头画面也让追剧的观众直呼畅快过瘾。
自开播以来,整体节奏比第一部快得多的《锦绣芳华》,集集有高能。无论是蒋长扬被陷害入狱,刘畅强搜府邸,还是县主火烧芳园,何惟芳确定心意……因为有了前作的铺垫,剧中人物行为不必再细细道来,充满遐想的留白与紧张刺激的剧情交替出现,节奏张弛有度,甚至每一个转场都为剧情的推进埋下精妙伏笔。
靠镜头讲故事,而不是靠对话说故事,《锦绣芳华》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有足够的内容支撑,给观众带来的期待和震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何惟芳听到蒋长扬将自己为护住蒋府所做的诸多努力,一桩桩一件件认定为“皆是助我上岸的援手”后,何惟芳惊诧于他的无所不知,也感怀于他明白自己的失落犹疑,几个眨眼便将已经含在眼圈中的眼泪忍了回去,一个画面就将人物内心的变化与得到的抚慰诠释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充满细节与深意的镜头,《锦绣芳华》真正做到了用画面传递情感,用视觉推动故事,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盛唐风云下的传奇故事。
与此同时,《锦绣芳华》的“女性力量”继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呈现。比如何惟芳对困在封建枷锁中的县主,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以感同身受的姿态奉劝县主“在有选择的时候,为自己而活”,直言“天下浩阔并非只一人可爱,只一事可求,莫再害人害己”。这番对话不仅是对县主的点醒,更道出了封建时代女性突破桎梏的共同心声。而一场大火不仅把芳园化为灰烬,也几乎将何惟芳来到长安以来的所有心血燃尽,可她并未沉溺于悲伤,而是迅速重整旗鼓,就像灰烬中顽强生长的新芽,在绝境中寻得生机……
情感细腻,
灵魂相惜共成长
“纵然刀剑无眼,九死一生,我亦无惧无悔。”前有宁王蒋府做客暗中搜查,何惟芳凭借过人的智慧,紧急布置密室,与蒋长扬默契配合,成功化解危机;后有万国来朝的重要时刻,何惟芳临危受命,精心培育出惊艳众人的雪中牡丹,尽显国色芳华。当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终于告一段落,两人在雪中对饮,何惟芳借着酒意,将深藏心底的爱意娓娓道来,这一刻,情感的温度在寒夜中悄然升腾。
随着何惟芳事业做的风生水起,《锦绣芳华》中人物间的情感浓度虽一波三折,但也在层层递进。从洛阳城到长安,他们从最初的互为棋子、各有所图,到携手合作、情意滋生,即便暧昧期的何惟芳爱而不自知,沉迷于事业,蒋长扬早已默默沦陷。比如芳园大火时,得知消息赶来的蒋长扬明明怕火仍直冲火场寻找何惟芳,并在她晕倒后,又反复进火场,救出何惟芳最珍惜的牡丹花。
一路以来,有若即若离的拉扯,有小心翼翼的试探,也有令人心跳加速的暧昧,但更多的是相互陪伴的温情、相处时的乐趣,以及困境中给予彼此的坚定支撑。而在这个过程中,《锦绣芳华》通过蒋长扬与何惟芳为观众呈现了爱情最理想的模样,发乎情、止乎礼,不急不躁,水到渠成。
期间,何惟芳与蒋长扬始终保持着独立而健全的人格,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健康且充满力量。他们的爱并非是“没有你我便无法独活”的偏执依赖,而是在遇见彼此之后,能够相互激励、共同成长,让“你我”蜕变为更好的“我们”,而“我们”又反过来成就更优秀的“你我”。
除此之外,《锦绣芳华》中何惟芳的爱更是有别于传统古装剧中的女性角色。她不仅心怀儿女情长的小爱,更拥有兼济天下的广阔胸襟与豪迈气魄。正因如此,她才能够坦然说出“能为知己者死,魂魄不愧矣”这般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何惟芳眼中,蒋长扬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情爱对象,而是灵魂契合的知己。他们之间有着过命的交情,更懂得彼此的志向与人格魅力。这份建立在深刻理解与相互欣赏基础上的情感,让何惟芳感念与蒋长扬的相知相惜,更让二人的关系突破了传统古装剧中“郎才女貌”的刻板模式。
情感铺垫到位了,故事的温度才得以长存,后续剧情也因此愈发扣人心弦。无论是何惟芳与蒋长扬超越情爱的知己之交,还是女性角色间生死相托的真挚情谊,亦或是主角对平定天下的家国大爱,不仅让角色更加立体丰满,更让观众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感受到直击心灵的触动。
舍利取义,
以商济世助家国
如果说第一季的何惟芳出身山野、不畏权贵,凭借骨子里的坚韧与智慧一步步达成所愿,第二季的何惟芳则是坚守信仰、浴火重生,在权力阴影下看清了商人身份的真实轮廓,逐渐懂得真正的“商道”,从不在算盘珠子的起落间,而在如何用“资本的筋骨”撑起世道的公平。
蒋长扬遭人陷害后,被困大理寺。何惟芳想让蒋长扬在牢里住得舒服些,给他送来衣服、吃食和牡丹花,结果却被门口的侍卫拦住。当何惟芳低三下气想用钱财贿赂侍卫,却被侍卫毫不留情扔到地上时,随后到来的慕雪溪仅仅凭借长公主的腰牌,轻轻松松就把何惟芳一起带进了大理寺。看着慕雪溪缓缓走进去,何惟芳先是欣喜,转而又变得落寞无力,心里逐渐明白——钱财终究抵不过权力。
何惟芳看到慕雪溪带着蒋长扬顺利回府时,为了护住蒋府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她转身就走。这是因为何惟芳意识到权力与商人的差异后便自卑?绝非如此。当何惟芳意识到没有权力,自己所做的一切对蒋长扬来说都微不足道时,她其实知道了阶级差异的天差地别,也看清了商人所处时代的“天花板”。这种在权力面前的无力感,恰似淬炼真金的熔炉,反成为推动何惟芳成长的契机,让她跳出商铺账本的局限,将商业智慧与济世情怀熔铸一炉,最终踏上济民救世之路,完成从普通商人到爱国商人的觉醒。
因此,在与蒋长扬的相知相守中,何惟芳逐渐懂得其匡扶社稷的报国丹心,也在彻悟商人大义后以商济世助其大业。当何惟芳得知蒋长扬与皇帝的计划后,更主动请命,“日后若是有陛下用得上的地方,民女愿竭力相助。”在她看来,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即便为女子,亦有报国之心,不能任由贪官当道,民生凋敝。
随着剧集的播出,何惟芳的价值观,实现了从“重商逐利”的个人追求转向“以商济世”的家国担当的蜕变,也完成了从个体生存智慧到社会责任践行的升华。这种蜕变不仅是人物弧光的闪耀,更成为串联商战风云、女性觉醒与家国大义的叙事主线,推动着剧集在历史纵深与现实关照中不断前行。
可以看到,《锦绣芳华》的剧情不局限于传统古装剧对商道谋略与权谋斗争的常规演绎,更着重挖掘不同人物在乱世中的处世哲学与精神坚守。剧中人物虽然不得已要被命运洪流裹挟,但仍以清醒的自我意识主动选择人生道路,而这种对个体主动性的深度刻画,不仅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折射出创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有网友戏称:“能超越《国色芳华》的,只有《锦绣芳华》。”随着剧集热度口碑的持续攀升,这部匠心打磨的精品长剧,用扎实的剧本、细腻的情感、鲜活的人物以及精良的制作,再次印证:在碎片化娱乐盛行的当下,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求从未改变——只要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水准,便能在数据浪潮与口碑发酵中,持续释放长线生命力,成为历久弥新的荧屏佳作。